【行业资讯】化工行业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如何?

化工产业,是一个国家和经济体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不仅对国家战略上十分重要,又同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关系紧密。化工产业的周期,既受上游大宗商品影响,又随着宏观经济波动。

      化工的上游原材料是原油、煤炭、磷矿石/钾矿石、原盐等,中游主要是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等。而精细化工就是在初加工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二次加工,比如农药、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

一、产业链

      化工产业链非常庞杂,原料很多,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路线也有很多,其中的专业术语,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对不了解化工产业的小白来说,很难搞懂其中的各种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地做如下总结:

(1)原油→成品油、石脑油→芳烃→烯烃,越靠近原油端,盈利越稳定;

(2)煤、天然气→甲醇→烯烃;

(3)芳烃→ABS、PS、EPS、PTA;

(4)烯烃→MEG、PVC、PP、PE;

二、烯烃供需格局

化工材料主要分为芳烃类和烯烃类。

(一)烯烃类

       烯烃类的乙烯被称为“石化之母”,它的产量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化发展水平。在全行业“降油增化”以及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驱动下,我国持续引领全球乙烯扩能,产能规模飞速增长。

      2024年乙烯产能约是5330万吨,到2025年7月份,国内乙烯商品价格约为7000元/吨。虽然当前国内乙烯产能持续扩张,但下游聚乙烯、乙二醇等产品需求增长有限,导致市场供需博弈加剧。

     据预测,2025年乙烯产能持续扩张,产能规模可能会达到6200-6600万吨。 随着以乙烯为代表的核心原料的扩产,中国大宗化学品及通用合成材料的国产化率已得到了明显提升。以聚烯烃产业链为例,茂金属聚乙烯的进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90%以上,到2024年以下降至50%左右。目前,通用塑料中除了部分高端聚乙烯还需进口,聚丙烯、聚苯乙烯几乎已实现自给自足。所以,后期化工品出海将成为消化新增产能的重要途径。

      烯烃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石脑油裂解、煤制、乙烷裂解。乙烷裂解制烯烃因具备产品收率高、经济性强等优势,在产能占比中有了显著提升;在我国煤炭资源充足,及实施保供稳价政策的优良条件下,煤制烯烃竞争力也较为突出,但是煤制烯烃的煤耗、水耗和碳排放巨大,所以新增项目审批难度高。因此,乙烷裂解和煤化工的存量项目有望持续享受差异化路线的竞争优势。

(二)芳烃供需格局

       芳烃的供需基本面相对于好于烯烃。

      中国芳烃当前总产能预计达4500万吨/年,实际产量约410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91%。而且2025年无新增产能。

      芳烃的需求端主要是PTA产业链,下游端多为纺织布料、饮料瓶。服装、饮料的消费需求更是与经济景气情况相关,假若市场经济不好,大家都会选择降级消费、服装更换频率降低,减少饮料的摄入,这些可以通过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次一点来解决。芳烃总体供需局面是,PX供需紧平衡,PTA严重过剩,产业链利润向上游集中。PX虽然供给有序,但利润受原油定价主导,企业的竞争力不一定比烯烃类企业好。

 

三、化工行业周期

      乙烯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有机化工原料,它的下游衍生品占石化产品总量的75%以上,涵盖聚乙烯、乙二醇、环氧乙烷等,广泛应用于农业、汽车、包装等领域,所以乙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

      石脑油是乙烯生产的重要元素,全球约60%的乙烯通过石脑油裂解生产。因此,通过观察乙烯与石脑油价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判化工产业周期性,其本质反映的是石脑油裂解装置的边际利润,利润的背后是行业供需格局和公司策略的外在表现。

      当乙烯、石脑油价差跌大时,一般是乙烯供给过剩、需求减少,此时行业普遍亏损,行业产能被动收缩,为后续再平衡创造条件。价差触底后,供给端通过产能退出或减产逐步消化库存,而需求端随经济复苏或新兴领域增长逐步回暖,推动价差反弹,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乙烯、乙烷价差。2019年以后,乙烯乙烷价差与乙烯石脑油价差走势逐渐趋同。2025年乙烯、乙烷价差为567美元/吨,环比下降43美元/吨,主要因油价下行导致乙烯价格下跌,而乙烷价格受美国供应宽松影响仅小幅回落。

      当前,乙烯、乙烷的相差价格水平反映行业从“全面亏损”向“边际改善”过渡,目前处于“底部震荡、弱修复”阶段,但尚未进入景气周期。要等到行业反转,乙烯乙烷价差需持续大于500美元/吨。

 

四、企业资本开支情况

      从企业资本开支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推断行业周期反转情况,把企业分为2大类: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产能供给和需求强度,2013-2014年是化工行业的一个转折点。结合扩张度:2013-2015年呈平稳下降,2016-2018年分别为2.1、7.4和13.2,可知直到2016年才反转。煤化工的周期变化趋势基本上和石油化工类似,但是煤化工不管是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来讲,都得出2013年是个关键年份。

五、结论

     从行业供需基本面、企业资本开支行为、股价历史走势得出了一致性、最起码自己看来逻辑自洽的结论,即化工行业周期大概12-15年一轮。

请求免费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