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一证一品同标”落地实施的“危”与“机”!

历经三年修订,两次征集意见,“一证一品”终于落地。7月31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25号正式公开,宣告农药“一证一品同标”政策202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届时,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应当标注同样的商标,委托加工、分装的产品不得标注受托人的商标。注意!农药“一证一品一标”正式定为“一证一品同标”落地实施,农药行业游戏规则彻底变天了。 据悉,2023年第一次征求意见的时候,农村部的表述是:同一生产企业仅可使用一个品牌标志或商标;2024年,农业农村部再次征求意见的时候变更为:同一登记证同一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这也是“一证一品一标”的由来,将登记证与商标深度绑定。今年6月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925号公告最终明确: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应当标注同样商标,委托加工、分装的产品不得标注受托人的商标。 政策一下,对于农药龙头企业肯定是利好的,因为他们持有不少农药登记证。而对于那些技术薄弱、证件不全的中小厂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被加速淘汰。这一政策在研发创新、登记规范、生产管控及市场销售等全链条设立的更高标准,恰恰与公司长期构建的竞争壁垒高度契合:通过持续优化产品品质、强化安全性能、提升应用适配性,而公司在差异化竞争中早已实现产品迭代升级。 目前行业内卷严重,也到了高质量发展是否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关口,此外“十五五”规划也在订中,因此新规的及时颁布及落地实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尤其对于建立全国农药统一大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也必然对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每一家农药企业要准确理解和评估新政给自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顺应趋势,早做准备。